7月份,炼焦用洗精煤价格跌幅明显,生产量、销售量下降八级主焦精煤非重点合同坑口平均销售价格每吨742元,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4.42%、18.01%。
表明煤炭消费的变化幅度已经高于经济的变化幅度,这也可以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何2011年我国节能目标未能实现。高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下,经济增速放缓拉低煤炭消费增长能源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基础,作为一个典型的多煤、少气、寡油的国家,这样一种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
这些措施将带来显著的效益。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就是煤炭消费增速与经济增速二者的比值,这一系数是用来衡量当经济发生一个单位变动时,煤炭消费量发生的变动。长期以来,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而我国国内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即在实现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的同时,能够促进污染物产生量的降低,进而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量的降低,最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但到了2011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增速一跃升至9.7%,而经济的增速为9.2%,煤炭消费弹性已经超过1,达到1.05。但作为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资源,如何提升煤炭使用的经济与环境效率、发挥煤炭在节能减排工作和现代能源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这才是未来应当给予关注的重点。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欧洲是美国煤炭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只是今年的旺季却没有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英才》记者。闻泽律师事务所魏衍伟介绍,对煤炭贸易商而言,购买的煤炭,如果囤在手里没有及时卖出去,资金周转压力会比较大,如果煤炭囤量达到20万-30万吨,所需要的资金就上亿元,资金链非常薄弱。陈文倩说,但下游需求不足。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6月用电量数据显示,6月全社会用电量4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
到目前为止,随着重组完成,煤炭上游供应的产能也在陆续释放。据了解,煤炭下游化肥行业处于淡季,需求下降,价格下降。
魏衍伟告诉《英才》记者,很多煤炭企业的现金流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充盈,这也是为何煤炭企业的非法集资等现象最近集中表现出来了。不过,中国的进口煤来源依旧主要是亚太地区,并没有因为美国能源结构的改变,发生重大变化,亚太地区已经自成板块。煤价冲击波实际上,价格步入下跌通道的能源,并非仅仅煤炭。环渤海四港煤炭库存量连续三周实现了减少。
用电数据在持续下滑,显示了经济工业生产的积极性非常低,所以对煤炭需求就降低。国际煤价的一直下跌,自然会给国内煤价造成一定的压力。不过,虽然煤价依旧持续下跌,但是与早前报告周期间曾经达到20元/吨的跌幅相比,如今已是明显收窄。据海关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中国进口煤炭2719万吨,同比增长58.5%,1-6月累计进口1.3985亿吨,同比增65.9%。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火电厂很多机组现在都是停机一半左右,一方面是由于下游用电量不足,另一方面是缘于今年水电恢复的比较迅速,南方水电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而且电网是优先水电上网的,给火电带来的压力就更大了。虽然因页岩气产量大幅提升,对煤炭依赖大幅降低的美国有着大量的出口需求,但是美国煤炭依旧主要是销往欧洲地区。
1-6月天然气产量53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7%,其中一季度下降4.3%,二季度增长0.3%。此外,港口动力煤库存量也是在降低。
贸易商爆仓伴随着煤价暴跌的,是煤炭企业自身产能的逐步释放,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市场压力。实际上,此类非法集资并非是今年首创,更多的是缘于今年自4月以来,煤价一直处在下跌通道,所借款项难以偿还才暴露出来。2011年全国原煤产量为35.2亿吨,同比增加2.8亿吨,增量为历史最高水平。除了价格跌跌不止外,港口动力煤库存也不同于往年的供不应求,而是供远大于求,库存长期处于高位。6月,国内总体处于用肥淡季,化肥需求下降,尿素零售价格略有上升,氮肥受前期出厂价格上升传导6月价格继续上升,但涨幅收窄,其它品种价格普遍稳中有降。虽然亚洲增速最快,但还不足以对中国产生影响。
据秦皇岛煤炭网数据显示,自7月1118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41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了11元/吨,跌幅约为1.68%。2011年美国向欧洲出口煤炭5394万短吨,占出口总量的50.3%。
陈文倩介绍,今年二季度,在国内煤价尚未大幅回落时,国际进口煤价与国内煤价的价差已高达200元/吨。陈文倩对煤炭贸易商的压力也有同感,现在的电厂,合同煤都已经消化不完了。
此外,还有一部分煤矿停产以减少供应,缓解下游煤炭高库存压力。近日,湖南衡阳、重庆、江西分宜等地均爆出,以煤矿或个人名义,用高息为诱饵,采取借款、融资、预付购煤款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虽然电煤进口的占比连用煤总量的1/10都不到,但是每年为了应付旺季需求,大幅进口动力煤,已然成为一个惯例。7月915日,环渤煤炭库存量由上一周的2006.5吨,减少至1894.6万吨,降幅达5.57%。煤炭贸易商的压力应该是比较大的。不言而喻,煤价暴跌的直接导火索就是国内外经济增速的放缓。
亚洲则是增长最快的市场,20092011年,美国对亚洲煤炭出口量由2009年的650万短吨增长至2011年的2750万短吨,占出口总量的25.7%,年均增速高达106%。对于一些并非局限于煤炭贸易的企业而言,虽然有自有煤矿,但是煤炭企业整合之后,很大一部分煤矿还要进行技术改造,进行技术改造就没有办法进行生产,企业的资金链也很容易断裂。
工业用电占全国用电比例接近70%-80%,工业生产用电下降压力对电煤需求影响最大。一些跟电厂关系好的煤炭贸易商,保持了十几年的关系,还能卖一些囤煤,如果跟电厂不是持续多年的关系,是很难卖出去的。
在国内,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均有所下滑。虽然经济数据有所好转,但是煤价何时能企稳,还是很难说。
此外,部分煤企和煤炭贸易商资金链断裂也是煤价暴跌连锁反应之一。据国家发展改革数据显示,1-6月,国内原油产量10011万吨,同比下降1.6%,其中一季度下降1.4%,二季度下降1.8%。实际上,煤价进入下跌通道已3月有余。而往年同期,发热量为5500大卡的市场动力煤已达800元/吨,今年较之往年降幅高达20%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火电厂很多机组现在都是停机一半左右,一方面是由于下游用电量不足,另一方面是缘于今年水电恢复的比较迅速,南方水电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而且电网是优先水电上网的,给火电带来的压力就更大了。此外,港口动力煤库存量也是在降低。
虽然亚洲增速最快,但还不足以对中国产生影响。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6月用电量数据显示,6月全社会用电量4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
而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更是昭示了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稳。港口的进口煤大部分是电煤,市场对电煤的反应明显些。